委員風采
求實創新 履職為民——記定邊縣政協主席高登山
高登山同志1970年入黨,1971年參加工作。35年來,與共和國同齡的他無論站在什么崗位,無論職位怎么變換,但“嚴謹、求實、創新、進取”的優良作風卻絲毫沒有改變;干一行、愛一行、專一行的執著態度絲毫沒有改變;什么都要干出個樣子的堅定信念也絲毫沒有改變。2003年1月,高登山同志任定邊縣政協第六屆委員會主席、黨組書記。在短短的三年時間里,他以堅定的人生信念、善謀實干的創新魄力、心系群眾的遙赤子情懷、凝聚合力的民主作風,以豐富的工作閱歷、獨持的人格魅力、影響力和親和力,把定邊政協的工作在以前的基礎上帶入了一個新境界,開創了政協工作的新局面,全縣干部群眾交口稱贊。?
抓自身建設 塑政協形象
?擔任政協主席后,高登山同志并沒有把政協作為“休息站”。上任伊始,他就把政協自身建設放在首位。大刀闊斧進行機構改制。將辦事機構設置為一辦三委,以此來對應服務專委會的工作,并一次性提拔4名科級干部,配齊了人員,健全了機構。完善規章制度。結合縣政協工作實際,先后訂立完善制度43項,推進了政協工作的制度化、規范化建設。提高委員和機關干部的綜合素質。先后運用舉辦專題講座、理論培訓、開展統戰政協理論知識競賽活動以及外出培訓、考察學習等靈活多樣的方式,使委員和機關干部的綜合素質得到大力提高。定期走訪委員。了解委員的工作、學習、生活情況,送發學習資料,為委員提供知情服務。加強機關建設。更新了辦公設備和工作用車,為科級以上領導配備了微機,縣級領導安裝了閉路電視,辦起了兩個委員活動室,兩個學習活動室,為干部職工開設了早餐,購置了錄象攝影器村。政協自身建設的不斷加強,為委員履行職責營造了寬松的環境,創造了優越的條件,委員對政協真正有了“娘家”的感覺,參政議政、建言獻策的積極性更高了,履行職能的勁頭更足了,同時也使政協在人民群眾和各界人士中的威信更高了,從而樹立起了新一屆政協的良好形象。政協機關先后被省委、省政府命名為“文明機關”、被市委、市政府授予“創建五型機關標兵單位”稱號。?
興調研之風 獻務實之策
?調查研究是人民政協的主要工作方式之一。用高登山主席的話說,我們政協不是黨政部門,我們有時間、有精力、有能力、有優勢搞好調查研究工作;調研搞扎實了,就會有好效果,就能管用。3年來,他與各位副主席帶領委員深入農村一線搞視察調研活動30多次。他總是身體力行,深入群眾,認真調查了解,廣泛征求意見。視察調研活動先后形成報告25份,以主席會或常委會形式提出建議案13份,提出意見、建議240多條。這些事實充分、有理有據的調查報告受到了縣委、縣政府的高度重視,大部分建議被采納,進入黨政決策程序,使委員的勞動成果得到轉化。在廣泛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,高登山主席還帶領委員先后對20多個部門和4個鄉鎮的工作進行了民主評議,由于調查準備工作充分,評議能切中要害,對部門和鄉鎮工作觸動很大,使評議收到突出效果。評議后,被評議部門和鄉鎮都能結合實際制定整改方案,認真進行整改落實。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,調查研究成為委員和政協機關最拿手的工作方法。委員撰寫提案、反映社情民意等都要進行大量的調查研究,確保了反映情況的真實性,所提意見、建議的針對性和可行性。?
懷愛民之心 守為民之責
?“以民為本,恪盡職守”是高登山主席的從政準則。他從任大隊支部書記、公社書記,到縣委常委兼辦公室主任、副縣長、副書記直至政協主席,始終矢志篤行。他的敬業和負責精神是人所共知的。在擔任副縣長期間,有一次連續工作三天三夜未合眼,感冒了邊打吊針邊工作,最后因勞累過度失去知覺,被工作人員送到醫院。凡是和他一起工作過的同志都被他這種忘我工作、拼命工作的精神所折服。他不論在哪里工作,都對當地的情況了如指掌,談起來如數家珍。
他的足跡走遍了定邊的山山水水、村村落落,許多村、組干部、農民群眾和他成了知心朋友,干部群眾一致稱他是“實干家”、“貼心人”。那還是在他任副縣長時,定邊發生了百年不遇的暴雨洪水災害,學莊鄉境內的楊伏井大壩發生險情,進兼防汛領導小組組長的他帶著水利局長連夜徒步行走60里山路趕到楊伏井大壩。他隨即現場研究方案,指揮搶險,不分晝夜和干部群眾一起加固河堤。但連日暴雨使河水猛漲到離壩堤只有幾公分,大壩隨時有潰堤的可能。這時干部群眾都不敢下堤了,因為下堤就意味著隨時都有生命危險。而一旦潰堤,下游幾十萬人的生命財產必將遭受難以估量的損失,后果將不堪設想。在此危急關頭,高登山同志心里只有一個想法,一定要保住大堤。他高喊一聲:“共產黨員跟我來!”自己首先拿起鐵鍬沖上大堤,在滂沱大雨中加固壩堤。此情此景,感染了在場每一個人,人群沸騰了:“縣長都不怕死,我們的命值幾個錢!”干部群眾紛紛沖上壩堤,搶險加固,終于遏制住了洶涌肆虐的洪水,保證了下游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,F在提起這件事,許多人還感動得直掉眼淚。?農村教育、衛生等與群眾息息相關的事也是他經常關注的重點。家鄉的小學校是一級危房,他上下協調,多方爭取資金60萬元,修建了一幢高標準的兩層教學樓,配置了課桌凳和電教設施;鹽場堡是貧困鄉,他四方聯系,為中心小學捐款捐書捐物達一萬多元;每次到農村視察調研,他總要到當地的學?纯,了解學齡兒童入學情況,幫助學校和師生解決一些具體困難。農民群眾就醫難也時時牽動著他的心,他每年都要組織一次“衛生、文化、科技”下鄉活動,親自發放宣傳資料,為農民群眾送醫、送藥、送文化、送技術,受到了農民群眾的熱烈歡迎和黨政部門的一致好評。從去年到今年,已連續兩次組織了對鄉鎮衛生院建設工作的視察調研,形成了全面翔實的調研報告,受到縣委、縣政府的重視,許多建議被采納落實。目前,鄉鎮衛生院建設得到大力加強,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網絡不斷健全,農村就醫條件得到顯著改善。?勤于學習、善于思考是高登山同志多年來養成的習慣。他喜歡讀書,酷愛文學,十分重視政協文史資料的編纂出版工作。曾擔任《定邊縣志》編纂領導小組副組長。在政協機關工作3年,他已組織編寫出版了7輯文史資料。每一輯文史資料的編輯,他都親自組織,參與設計、整理、編排、修改直至最后把關審定的全過程,為此傾注了辛勞和汗水。?高登山同志作風民主,善于廣泛聽取意見,善于集中集體智慧,善于團結一班人。他作班長,在身體力行、率先垂范的同時,注重發揮一班人的優勢,凝聚一班人的合力。大事講原則,小事講風格。他的為人處事之道使班子形成了堅強的領導核心。身在政協,情結政協。他還善于關心機關干部和政協委員,在政協機關已推薦提拔使用科級干部5名,交流到政府部門工作的2名;逢年過節,他帶領班子領導上門慰問政協離退休老干部;政協委員、機關干部或其家屬生病住院,他組織機關干部集體看望。在婦女節、勞動節、護士節、建軍節、教師節等節日,還要對相關界別的政協委員進行慰問。以情感人,增強了政協機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。這種氛圍,充分調動了委員和機關干部的工作積極性、創造性,政協的各項工作開展得生動活潑、富有成效,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。
? 人生有限,事業無涯。堅定的理想信念、崇高的精神境界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豁達博愛的寬闊胸襟,使高登山同志的平實人生演繹得多姿多彩。他用心做人,潛心做事,用三十年的心血和汗水實踐著自己的人生追求。在成績面前,他永不自滿,永不懈怠,而是以更加飽滿的熱情,求實奮進,開拓創新,努力譜寫著人民政協事業的新篇章。?(李彥龍)
版權所有: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榆林市委員會
地址:榆林市高新區榆溪大道 聯系電話:0912-3598656 傳真: 0912-3598676
備案許可證編號:陜ICP備09011148號-1 技術支持:大一科技 本站訪問人次:4213343